食用油在人们日常日子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只供给人体所需求的脂肪,使食物美味可口,并且具有多种用处,使人离不开它。下面从其历史沿革、在饮食上的运用以及其他用处三方面来讨论和论述我国古代食用油的概略。
一、我国古代食用油的历史沿革
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知道油并食用了。相传我们的先祖黄帝得到一本名为《河图》的书,他不分昼夜地阅读,为处理晚上照明问题,便令部下一个叫力牧的人采集树木果实来制作油,用丝绵做油芯,晚上点燃了来读书。但这只是传说而已,其实植物油的产生是较后的工作,人们最早知道并食用的是动物油。人类在懂得用火之后,在烧烤和运用器具烹饪肉类的过程中,产生脂肪分出的现象,通过长期实践,渐渐懂得了怎么获得油及油的用处。
依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人们食用的油均为动物油,称为“脂、膏”。脂膏二字均从肉领会,说明它们是从动物类肉中产生出来的。这时候人们己经对各种动物油的性质有所知道,因而着重某个季节、某种肉类要用哪一种动物油来烹饪作用才最好。因为油字又含有活动、光润的含义,在植物油呈现之后,遂被作为脂油的含义运用,而逐步失掉其转义,跟着植物油的广泛运用,油字才渐渐地作为动、植物油以及其他油类的通称。
植物油的获取约始于东汉。其时人们已经知道植物果实中含油,但其提取的办法及制品仍是较简单和原始的。汉代,芝麻(其时称胡麻)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因为其含油量丰厚,遂逐步被广大人民所喜欢和食用。《四民月令》中多次说到栽培、买卖胡麻,可见其时人们对胡麻的注重,也反映出其时胡麻在人们日常日子中的重要位置。
植物油初始时多用于点灯照明或作为战役中的焚烧物运用,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早很多呈现并用来食用的。三国时期,人们已很多运用芝麻油了。宋代,植物油的食用愈加遍及,品种也有所增加。明代,植物油的品种更多,系统的造油办法也见诸记载,对各栽培物油的性质、食量、不同的功用有了更深入的知道。
在我国历史上,自从植物油呈现并运用于饮食和其他方面之后,并没有彻底排挤动物油,两者双管齐下。但因为植物油品种多、产量大、用处广,因而其食用的份额越来越大,至今仍然。
二、古代饮食日子中的用油
油除用作烹饪肉食蔬菜之外,还可以作诸色油炸食物、糕饼、点心。馓子就是我国陈旧的传统油炸食物之一。馓子古代又叫粔籹、寒具、膏环等等,早在战国时期就开端呈现了。油条,亦为传统油炸食物之一,其俗称油炸鬼。据说鬼乃桧之音变,桧指宋朝大奸臣秦桧,他栽赃抗金名将岳飞,人们为了表达怨恨他的心境,捏了两个面人,标志秦桧与其妻王氏,把面人粘合在一起放到油锅中炸,取名油炸桧(鬼)。最迟自宋代以来,油条就成为我国南北皆然的油炸食物。制作糕饼、点心,大都离不开脂油。
三、食用油的其他一些用处,食用油因为其为脂肪物质,具有易燃、隔水、光滑等功能,因而,在古代除主要运用于饮食上之外,在日常日子中还广泛运用。下面罗列一些主要用处。
1.焚烧,用于点灯照明,制作蜡烛。
2.制作防水、防雨用具。
3.运用于造船上。油船,是用油涤过的船,因为船体上了油,不吸水,故船身自重轻,行进疾速,还能经久不腐。
4.车子的光滑剂。古代战役,交通乘御多籍以车,脂油又是车乘中轮轴的光滑剂。
5.制作护肤、化装用品。至今南边山区农村妇女常以某栽培物油(如茶油)作发油来运用。亦用作护肤脂。“若作唇脂者,以熟脂和之,清油裹之。”这就是古代的口红了。
6.药用。用脂油或合作其他药物来医治疾病,尤其用于医治皮肤病。《齐民要术》卷六罗列许多医治牲畜的药方,其间不少就是直接运用脂油或以脂油配药的。治马疥方,治牛虱方,治虚劳、腰疼、咳嗽、肺瘘、骨蒸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许多运用各种脂油来看病的具体记述。
7.其他用处。用油脂涂抹陶器内壁以防渗漏。到了清代,据清朝《续文献通考·实业考·油业》记载,用油料未彻底焚烧的烟灰来制墨。其时还使用各种动植物油来制作肥皂、油画绘料、假漆、人造革等等。